郊野公園,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園,它能滿足都市人回歸田園水鄉、追尋江南記憶的夢想,
樹脂混凝土排水溝不僅適合用在一些高檔、景觀等場所,同樣適用于郊野公園等地方,那么在郊野公園是如何排水的?
郊野公園的存在的是為了使市民在鄰近市區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樂和教育設施,而無需深入廣大的國家公園,至于辟設特別地區的目的,則主要是為了保護大自然。
公園中排除地表徑流,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即:地面排水、溝渠排水和管道排水,三者之間以地面排水最為經濟。現以幾種常見排水量相近的排水設施的造價作一比較。設以管道(混凝土管或鋼筋混凝土管)的造價為100%,則石砌明溝約為58.0%,磚砌明溝約為68.0%,磚砌加蓋明溝為279%,而土明溝只2%。于此可見利用地面排水的經濟性了。
在我國,大部分公園綠化都采用地面排水為主,溝渠和管道排水為輔的綜合排水方式。如北京的頤和園、北海公園、廣州動物園、杭州動物園、上海復興島公園等。復興島公園完全采用地面和淺明溝排水,不僅經濟實用,便于維修,而且景觀自然。
地面排水的方式可以歸納為五個字,即:攔、阻、蓄、分、導。
攔——把地表水攔截于園地或某局部之外;
阻——在徑流流經的路線上設置障礙物擋水,達到消力降速以減少沖刷的作用;
蓄——蓄包含兩方面意義,一是采取措施使土壤多蓄水;一是利用地表洼處或池塘蓄水。這對干旱地區的園林綠地尤其重要;
分——用山石建筑墻體等將大股的地表徑流分成多股細流,以減少危害;
導(dao)——把多余的地表(biao)水或(huo)造成危害的地表(biao)徑流(liu)利用(yong)地面、明溝、道路邊溝或(huo)地下管及時(shi)排(pai)放到園內(nei)(或(huo)園外)的水體或(huo)雨水灌渠中去(qu)。